孔子七句话:不学礼无以立

作文600字 浏览

一起修身学论语。海峰老师国学课堂,传承文化经典弘扬国学精髓,一起修身学论语,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健康,论语第一篇第十三段:有子曰: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,有子在论语当中是第三次登场了,信近于义,信呢诚信、忠信、信义。信字在前面已经做了分享,信有什么条件呢?加了一个条件:"近于义",这个义字一般我们说仗义、忠义、义气、正义等等。

尊贤为大,义并不是狭义的、仗义这一个词,而是适宜合适的意思。这才是义的最根本的一个东西。你要仗义,要忠义,一定要有一些原理原则,要有核心价值观。信近于义,我们讲诚信忠信的时候一定要合乎基本的人伦道德、社会规范、法律规章制度等。比如说在生活当中被人强人所绑架了以后给他答应了一些条件,然后他把你放回去说不要报110,然后你把钱拿出来赶紧给我,不然我怎么都。

1、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

1、子曰:“有德者必育言,有言者不必育德。”2、子曰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3、子曰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,”4、子曰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5、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6、子曰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”7、子曰:“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

”9、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10、子曰:“恭而无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葸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礼则绞。”11、子曰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12、子曰:“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13、子曰:“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”14、子曰:“刚、毅、木、讷近仁。

2、论语中关于孝敬的名言有哪些

孝敬父母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根基。那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孝子呢?《论语》中讲了很多,下面挑选出来一部分,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孝的含义,各有侧重,我们共同学习一下。一、父在观其志;父没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《论语.学而第一》就是说无论父母在世还是去世,都要坚守志向,保持言行一致,永远谨记父母的正确教导,这才叫孝。

二、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《论语.为政第二》父母在世的时候,要以礼侍奉;在父母去世后,要以礼安葬、祭祀他们,这些礼节是诚敬之心的体现,要认真对待,不可怠慢,三、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父母唯其疾之忧,《论语.为政第二》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,孔子没有正面回答,他说:为人父母最担心的事,就是儿女生病。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珍惜身体,能够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,不让父母担心忧虑,就算是尽孝了,这是最基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