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城续写200字,边城翠翠续写200字

作文400字 浏览

沈从文的边城,年轻人看到的是风景,上年纪的人看到的是人生,那造成翠翠这种命运的原因是什么?李杭媛在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第七章,借小说边城阐述了场景空间调度的艺术。环境作为推动情节转换的空间,是小说中的人物活动的场域,也是传统小说具备的要素之一,我看边城,只看到了在自然中移步换景行云流水的美,而本书作者而作者在书中这样分析:开头从宏大的地理空间,聚焦在具体故事发生的山城边的小溪,小溪边的白塔,白塔下的人家,祖父翠翠黄狗一出场。

边城续写200字

这三段话像溪流一般,绕了一圈回到原点,但是在这一圈中,我们对淳朴的民风有了印象,这种50年渡船生活给人一种稳定,循环往复的恒常感。这就好比是人有了诗词的积淀,再看到美景可以随意吟诗作赋,不只是简单地说一句真美。有了文学理论基础,就可以把小说技法分析得头头是道。有人认为翠翠和祖父的性格不够爽利,翠翠才因为过于矜持错失真挚的爱情。

边城续写200字1、边城翠翠可能长啥样?老师让写的,200-300字!!!急!!!

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,把皮肤变得黑黑的,触目为青山绿水,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。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,为人天真活泼,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。人又那么乖,如山头黄麂一样,从不想到残忍事情,从不发愁,从不动气。她坐在溪边渡口的一块岩石上,齐肩的长发伴着晚风纷纷扬扬。她双手托着她那圆圆的小脸儿,仿佛在思索,又仿佛在憧憬。澄碧的溪水倒映出她瘦弱的身躯,那眸子的明澈与溪水融在了一起,眼睛中流露出的是十五岁少女特有的清纯,圣洁,懵懂,是湘西人民独具的纯朴,真诚。

边城续写200字

她弯起嘴角,浅浅一笑,是幸福与执着的诠释。她慢慢的起身,随手摘了一根芦苇,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拿着,一前一后地来回搓动,使芦苇在手中自由旋转。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日落地方向,残阳洒在她洁白的随花连衣裙上,一点一点远去,在河岸的尽头,渐变成一个金色的小点,是从西方冉冉升起的崭新的太阳。

边城续写200字2、请写一段介绍《边城》故事梗概的话,不少于100字

民国初年,位于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茶峒,爷爷老船夫与孙女翠翠相依为命。端午节的夜晚,情窦初开的翠翠邂逅船总顺顺的二儿子二佬傩送,心中萌发爱慕之情,但在二佬面前却羞于表露。以后在顺顺家又与大佬天保相识。兄弟俩都爱上了翠翠。顺顺托人为大儿子向老船夫说媒。老船夫不胜欣喜,试图说服翠翠,翠翠却十分恼怒。当天,王团总也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,他愿以一座新碾房作陪嫁,但傩送表示宁要渡船,不要碾房。

边城续写200字3、仿写边城的景色描写,写一段100字的短文

★《边城》读后感边城是淡的,很美,很纯,很远,像缥缈的白云,若隐若现;边城里发生的事也是淡的,它经不起大风,受不住大浪;边城里的情还是淡的,无论是友情,还是爱情,都在似有若无中发生,结束,蒙着一层淡淡的喜,淡淡的悲,淡淡的羞,淡淡的情不自禁,淡淡的无可奈何.这里有山,有水,有人家,有那同一片蓝天下别样的景致,没有都市的喧嚣,

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,长年作深翠颜色,逼人眼目,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黄泥的墙,乌黑的瓦,位置都永远那么妥贴,且与四周环境极调和.”高山细竹,桃柳杏花,黄墙乌瓦,近水人家,这里的景致与陶渊明笔下的“桃花源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弥漫着淡淡的宁静,散发着淡淡的祥和.翠翠的爱情如梦一般,淡淡地发生,淡淡地结束.初遇二老的晚上,一句轻轻的“你个悖时砍脑壳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