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中国,一个成语一个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成语故事照雪聚萤,讲的是古代学者如何克服困难,刻苦读书,最后成为一个国家的有用之人。现代时代发展了,不用再找灯光读书,但他们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晋代人孙康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,孙康从小喜欢读书,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,可是,晚上读书要有油灯,孙康家没钱,买不起油,孙康为此很伤脑筋。
第四天,天空彤云密布,飘下鹅毛大雪来。到了晚上,风平雪静,整个大地一片银白,月光斜照在厚厚的雪地上,天地银光闪闪。孙康灵机一动,拿起书跑到屋外,雪光映在书上,果然能看清楚书上的字迹。但是,在外面读书,朔风阵阵、寒气逼人,特别是到了三九天,酷寒逼人,孙康冻得浑身发抖。孙康没有退缩,他感到实在受不了时,就在雪地上跑一跑,等身上暖和过来,再接着读。
1、关于勤奋学习,刻苦读书的四字词语?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有:孜孜不倦、手不释卷、学无止境、聚精会神、专心致志、夜以继日等等。凿壁偷光,悬梁刺股,废寝忘食,照萤映雪,勤学苦练,焚膏继晷,一曝十寒,牛角挂书,力学不倦,孜孜不倦,引锥刺股,匡衡凿壁,发愤忘食,手不释卷,十年寒窗,磨砥刻厉。寒窗苦读,开卷有益,读万卷书,悬梁刺股。悬梁刺股,开卷有益,日夜苦读,一心苦读,昼夜苦读。
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非常勤奋专心。南朝齐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勤学苦练[qínxuékǔliàn]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闻鸡起舞[wénjīqǐwǔ]东晋时,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,常互相勉励振作。半夜听到鸡鸣,立即起来舞剑。语出《晋书·祖逖传》。后以“闻鸡起舞”比喻及时奋发。牛角挂书[niújiǎoguàshū]比喻读书勤奋。
2、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1韦编三绝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2引锥刺股:锥:锥子;股:大腿。晚间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以保持清醒。形容学习勤奋刻苦3凿壁偷光:匡衡字稚圭,他勤奋好学,但因穷无钱买烛。邻居家夜里点烛,烛光却照不进来,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,让烛光照射进来,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。
4孜孜不倦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,5悬梁刺骨: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,后为当世大儒。”形容刻苦学习,6朝斯夕斯:早上这样,晚上也这样。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,7囊萤映雪:出自两个古人勤学攻读的故事。